![]() |
首頁 | > 專題專欄 > 先進模范 光耀鐵建 > 先進人物 |
范松陽:三棱鏡之光
作者:黃慧慧 時間:2025-07-22
“讓青年員工有勁頭、奔頭、干頭、想頭。” 這質樸而堅定的信念,是中國鐵建港航局二分公司團委書記范松陽的工作信條。正是這份執著與付出,讓他榮獲“全國鋼鐵行業優秀共青團干部”稱號。凝視他辦公桌上那方靜靜佇立的三棱鏡,仿佛映照著他的人生軌跡——在平凡的崗位上,將歲月的光線匯聚、折射,最終迸發出赤橙黃綠青藍紫般絢麗的奮斗光譜。
青年朋友知心人
“知心大哥!”提及對范松陽的印象,“小年輕”們異口同聲。中國鐵建港航局二分公司青年員工占比達51%,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主力軍。共青團工作以青年為主要服務對象,尤為重要。
基礎不牢,地動山搖。范松陽深知,規范化建設是團組織戰斗力的保障。他嚴格落實“三會兩制一課”,創新開展團員先進性評價,并與評優樹先結合,指導基層團支部善用“智慧團建”“志匯鐵建”等信息化平臺,高效開展團員管理、團費收繳工作,確保組織體系運轉有力。
在他看來,夯實組織基礎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讓制度優勢轉化為服務青年的實際效能。
導師帶徒制度出臺后,范松陽常常“暗中”調查導師們的“傳幫帶”情況,適時提醒導師們加大對“徒弟們”的幫扶指導力度。通過系統化調研,梳理碎片信息,制作統計圖表,進行數據分析,敏銳把握青年思想脈搏,將調研成果轉化為黨委決策參考,催生了青年員工輪崗制度。他還在備忘錄中專門設置“電話溝通日”,定期了解青年員工情況。一次溝通中,他敏銳捕捉到一名青年員工因家人重病陷入經濟困境,當即聯動工會組織,講解政策、梳理流程,迅速打通幫扶通道。
要為青年員工解決實際問題,更要讓他們挑起攻堅重擔。立足重難點項目,他緊密對接工程管理、安全監督等部門,推動“青年突擊隊”“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”等“青”字號品牌建設在一線落地。在中國鐵建首個海上石化管廊項目上,由青年技術骨干組成的突擊隊創新應用BIM技術攻堅克難,確保安全生產,其成果在第八屆建設工程BIM大賽中榮獲三類成果獎,青年集體也被授予“連云港市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”稱號。在黃沙港國家中心漁港建設項目,青年突擊隊高效優質地完成順岸碼頭、突堤碼頭、護岸工程、陸上開挖和水上疏浚建設任務……
開展工作,他的目光不局限于企業內部。兼任寧波鄞州區南部商務區團工委委員的他,攜手屬地多家團組織開展團建共建活動,共同參與志愿服務。從晨曦中的愛心護學到暖意融融的慈善義賣,從疫情防控一線到助力白領求職現場,他帶領青年志愿者累計服務超千人次,在城市服務的脈絡中傳遞央企溫度。因青年員工積極服務社會,二分公司連續3年獲鄞州區“青年文明號”榮譽稱號。
復合業務多面手
在黨群工作戰線的“戰友”眼中,他不僅是團務工作的大拿,更是黨務工作的多面手。負責黨建工作以來,范松陽堅持學習優秀案例和先進經驗,持續推動黨建工作規范化、信息化。
2023年7月,他牽頭組織系列黨建融合活動,協同10余名黨務干事到中國鐵建示范黨支部觀摩交流。
充分了解其創建歷程后,他立足實際,以“周匯報、月檢查、季交流、年考核”工作機制,切實推動責任體系向基層延伸。同時,組織開展“兩抓兩比兩提升”主題活動,以創崗建區為載體,推動一線黨員劃責任、擔擔子。經營戰線黨員干部承壓奮進,圓滿完成年度經營指標;生產一線黨員干部攻堅克難,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產值任務。
整理黨建智慧服務平臺(黃慧慧 攝)
此外,他還依托楊勝龍職工創新工作室,以“互聯網+黨建”新模式,創新開通黨費線上繳納系統,搭建黨建智慧服務平臺,整合12方面黨建工作基礎材料,實現資料共享、效能提升,助力所屬黨支部獲評港航局黨委“優秀黨支部”,個人也獲港航局黨委“優秀黨群工作者”稱號。
范松陽的工作伙伴寧影負責工會工作,每年的夏令營活動由工會主辦。“夏令營具體工作十分繁瑣,中間總少不了松陽的身影。”寧影說,“我拿出活動方案后,松陽會貢獻新奇有趣的點子。”
活動過程中,他守護著小朋友的安全,用鏡頭定格親子互動的溫情一瞬,用筆觸描繪家企攜手的成長歷程,還主持控場,瞬間點燃現場氣氛,有力應對突發事件……在范松陽和伙伴們的共同努力下,夏令營活動已成為二分公司特色活動,每年暑假,總有職工“私下打聽”夏令營活動開展計劃。
工作團隊定海針
“搞活動、當演員、拍視頻……遇見大活,松陽就像定海神針一樣,他在我們心里就踏實。”寧影說。
當演員,要從2019年港航局成立十周年慶典上說起。當時,范松陽自編自導自演了2個小品——《永遠的鐵道兵》《申請書》,他既是幕后導演,又是臺上演員。擁有雙重身份的他輪番上場,化妝、換衣服……觀眾席間的同事王永強記憶猶新:“感覺陽哥在臺上的時間比主持人上臺時間還長!”除了當演員,范松陽還是二分公司成立十周年慶典晚會上的“總導演”,籌備彩排、現場實施、后期宣傳,都是由他主持完成的。
演繹個人自編自導的作品《永遠的鐵道兵》(趙海瑞 攝)
讓王永強印象深刻的,還有范松陽牽頭拍攝的《海島黨旗紅》。由二分公司承建的浙江舟山魚山項目群,擁有大型高樁梁板碼頭、陸域形成、防波堤、沿海橋梁、港池疏浚、取水排水等各類型涉水項目,數百名職工參與建設,滾動經營了25個項目,創造了超過25億元的產值,譜寫成一曲鐵建港航人的奮斗史詩。2021年,范松陽決定,以魚山項目群為依托,帶領團隊拍攝專題視頻,獻禮建黨百年。
講好魚山故事,鏡頭背后的功課決定鏡頭前的精彩。那段時間,他和魚山項目黨支部書記劉鵬飛通宵達旦地討論腳本、反復磋商、敲定分鏡。拍攝期間,團隊成員趙海瑞說:“陽哥簡直就是‘活鬧鐘’。”為了讓視頻畫面更加豐富、更有美感,凌晨4點,范松陽就帶領小分隊去魚山島最東邊的防波堤上拍攝日出;吃過晚飯,他便急忙催著同伴們爬山登頂,尋找“最佳機位”,捕捉夜幕下的“鋼鐵巨龍”……回憶起那段與海浪為伴的拍攝歷程,范松陽頗有成就感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《海島黨旗紅》全網播放量超過30萬。這部專題片,不僅展現出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的無畏姿態,也讓世界級石化基地的建設團隊——中國鐵建港航局閃耀于公眾視野。從業以來,范松陽積極建立屬地媒體“朋友圈”,策劃實施10余起團青專題、企業形象專題宣傳報道,獲新華社、中央電視臺等省部級權威媒體的持續關注,有力提升了企業品牌形象。
如今,范松陽從三級公司黨群工作部負責人轉戰到干部人事管理崗位。面對全新的工作領域,他說:“未來的一切都是禮物。”凝視前路,他將以鋼鐵般的信念與棱鏡般的精力,持續投射向更遼闊的疆域……
那里有新的“盲盒”等待開啟。